• 首页 /
数字赋能“双新”课堂  以“智”激“趣” ——体育教研组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0日 来源:王春燕

数字赋能“双新”课堂  以“智”激“趣”

——体育教研组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活动纪实

9月以来,卢湾中学各教研组陆续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主题研修展示活动。20241210日下午,学校体育教研组进行了现场主题研修。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研组长、学校教学管理团队共同参与本场活动,学校还特别邀请了黄浦区初中体育教研员施峻峰老师全程参与并作点评指导。

本次研修的第一部分由刘春老师执教了新教材七年级《篮球36-2:行进间运球》一课。刘春老师根据篮球项目特点及学情,借助多样化的智能设备,诸如心率手环、“迈唛”教学机等辅助教学各环节,利用多样化练习手段激发学生学练兴趣、通过讲解示范与纠错,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篮球运球的核心要点,提升运动能力。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从学以致用掌握多种反应能力和灵敏性练习方法,到练以致强培养学生专注力和应变能力,再升级到赛以致胜激发学生学练潜力。整堂课中学生通过体验、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练、赛中磨炼意志品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观课后,体育教研组围绕课例开启研修活动的第二部分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由教研组长沈志强老师主持。刘春老师首先进行了教学设计的说课,他围绕“数智赋能”阐述了本节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女篮夺冠真实情境、实时监测学生运动负荷、运用数据为体能练习分组、运用交互镜练习动作技术等,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

随后,体育教研组在本课基础上围绕四个子议题展开深度教研。

子议题一“聚焦核心素养,共研大单元教学”。袁号老师认为在篮球大单元教学中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评价体系中,除了对篮球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轨迹。

子议题二“篮球大单元的目标设计及赛季推广”。胡君老师认为篮球大单元学习目标需结合校情、学情,她摸索出“五步法”撰写单元教学。为推广篮球赛季,胡老师提出课程内嵌宣传、激励机制及线上线下互动等策略,并规划了赛季筹备、报名分组、训练指导等具体实施步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切实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子议题三“篮球大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李健老师认为篮球大单元教学活动依“教会,勤练,常赛”理念展开,“教会”即要用多元手段传授篮球知识;“勤练”则要依系统规划分层及课外练等;“常赛”需建多层次体系,班级、年级、校际赛皆有。

子议题四“篮球教学中的学习评价”。刘勇老师认为依据篮球项目有课时评价,单元过程性评价和单元综合性评价等,以刘春老师这节课为例,可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在篮球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学生通过自评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和进步情况,通过互评学习他人优点,共同提高。

随后,区教研员施峻峰老师对本次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活动作了指导点评。施老师充分肯定了学校体育教研组在数字赋能课堂的尝试与探索。同时施老师从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教学情境创设的适切性、评价运用的科学性、场地的安全性等展开互动,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施老师还倡导体育教师们要聚焦课堂育人功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加强运动过程中的创新,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不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张怡校长对本次研修活动作了总结,建议体育教研组结合专家的指导,继续开展递进式的校本研修,聚焦真实情境、问题链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评价等“双新”课堂关键要素,对本课进一步反思分析,改进优化,积极探索“双新”体育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

共研,乐成长。体育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全体教师将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研”新教材,“展”新教学,不断碰撞出研思火花,在体育教学新课堂上创造更多精彩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