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正文
聚焦核心素养 精研“三个助手”
——上海市卢湾中学数学教研组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校本教研”活动纪实
为深入践行“双新”理念,落实新课标关于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要求,上海市卢湾中学数学教研组于2024年11月20日下午开展现场主题研修活动,学校教学管理团队、数学组全体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研组长共同参与。学校还特别邀请黄浦区初中数学教研员陈磊老师全程参与并作点评指导。
围绕七年级《整式的乘除》阅读材料《贾宪三角》,由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罗畑老师和我校陈成老师执教两节风格迥异、异彩纷呈的同课异构展示课。罗畑老师以“网格中求最短路径”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计算、归纳结论及规律运用,积累探究性质的活动经验;同时借助空中课堂资源,融入贾宪三角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数学文化认同。陈成老师基于“三个助手”平台,指导学生探究二项展开式的系数规律,体验贾宪三角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通过空中课堂的史料资源展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在实际情境问题中发展模型观念和应用意识。
展示课后,数学教研组长张瑾老师主持了此次研讨活动。两位执教教师分别进行了说课:罗老师介绍了设计基于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探究贾宪三角,并融入其历史背景,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备课与教学反思。陈老师则分享了运用“三个助手”打造信息化课堂,通过活动探究贾宪三角的起源、特征及应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设计与思考。
随后,教研组围绕三个子问题开展深度教研。聚焦子议题1“智能备课助手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李佼老师认为备课助手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教学策略创新提供了高质量辅助工具,同时也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常安迪老师分享了备课助手在资源共享方面的价值,以及对利用平台资源、功能落实分层教学的思考。
聚焦子议题2“教学助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王佳未老师结合案例分享了教学助手在互动式环境、实时反馈、差异化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所能提供的支持。吴益老师认为教学助手通过分层教学、实时反馈和多样化功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体验,但在主观题处理和个别领域支持上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聚焦子议题3“作业辅导助手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梁儒铭老师认为作业辅导助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需在应用中扮演作业设计者、数据分析者、学习引导者的关键角色。祝光兢老师分享了作业辅导助手在多样化作业设计、数据反馈与错题分析、个性化学习支持、高效作业批改等方面的应用与思考。
区教研员陈磊老师对卢湾中学数学教研组本次校本研修活动作了指导点评。陈老师充分肯定教研组在信息化教学、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他指出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应以教学需求为导向,重点在于如何帮助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在培育路径上,并非单纯关注知识传授,而要注重活动经验的积累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陈老师建议两位老师做到“道而弗牵,开而弗达”,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研究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并通过实践验证抽象规律,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的本质属性,体会数学学科的价值;放慢教学节奏,允许课堂教学中存在“遗憾”,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教学发展处主任吴多来老师指出课堂设计需关注学生的思维启发与表达能力,要注重难度梯度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通过低密度的设计、直观地呈现、观察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学习兴趣。
最后,张怡校长对数学教研组本次主题研修展示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充分肯定活动中陈老师的专业支持、青年教师的教学探索以及数学教研组的持续引领作用,并鼓励数学组通过技术应用与课程实践,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数字化转型,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本次教研活动聚焦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结合,围绕“三个助手”工具展开深入实践与思考,为推进数学学科的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参考方向。未来,卢湾中学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技术赋能教学,以探索推动发展,不断助力“双新”课堂的优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