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阅读申城变迁    共建人民城市 ——卢湾中学教工团支部开展“书香青春”阅读活动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来源:王春燕

阅读申城变迁    共建人民城市

——卢湾中学教工团支部开展“书香青春”阅读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重要部署,推动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更好引领青年健康阅读、深度阅读、快乐阅读,卢湾中学教工团支部于近日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了“阅读申城变迁,共建人民城市”——“书香青春”阅读活动,培养青年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归属感

 

阅读行走 激发探索热情

121日,阳光明媚,卢湾中学的青年教师们带着满满的期待和热情,参与了线下行走阅读活动,行走路线从外滩的老市府开始,途经外滩·中央再到外滩源壹号,探访了外滩“第二立面”的历史建筑群,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身临其境地感受“还外滩于民”的理念,体验“第二立面”的焕新升级,更深刻地领悟这座城市背后的红色基因和文化底蕴。

e97e1cd3d6a181e3b4b394547e967955f76191efe211d717d10dd88125b68e6

 

第一站,老市府——这里曾是新中国首任市长陈毅先生的办公场所。这里见证了上海解放初期的波澜壮阔与沧桑巨变,见证了上海从屈辱历史中崛起,迈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老市府大楼以其庄重典雅之姿,承载了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青年教师们在此通过细致的建筑观摩与历史回溯,体会修缮过程中的匠心独运,领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

b24cce95a17dc569fdb2026e7950db4

第二站,外滩·中央——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街区。在这里,老建筑特有历史风貌与潮流商业文化相结合,共同绘制出一幅动人的城市风情画,不仅保留了城市的记忆,也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与创意,充分彰显着新时代人民城市的无限魅力与蓬勃生机。

d41d4553547aa9fd3d2d7d0b46e2ff4

最后一站,外滩源壹号。此建筑完美融合其独特的欧式风情与现代设计元素。不仅是一个高端商业空间,更是一个集文化展览、艺术体验与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充分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需求,生动实践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为城市增添了无限活力与人文关怀。

3027134177d8c2f5d84a7e0aecb2750

黄浦区提出的“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更新理念,以及区域功能升级与空间更新的实际成果,让青年们对上海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在行走的过程中,卢湾中学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坚定了要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书海遨游 感悟由内而生

“建筑可阅读”的学习方式,让团员青年们深刻感受到人民城市理念包含的深刻理论内涵和宝贵的时代价值。除了线下阅读行走,青年教师们还积极参与了阅读推荐书单的活动,挑选一本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每本书都像一位智者,引领大家走进不同的知识与思想殿堂。这些书籍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青年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探寻着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

 

43fcac838520787783aff04a8b7d9e7

此次“阅读申城变迁,共建人民城市”阅读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卢湾中学教工团支部的青年教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对上海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为传承和弘扬上海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上海的发展和建设中,为实现人民城市的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

 

 

教师行走感悟

宋逸清:行走在外滩的“第二立面”,我仿佛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老市府的庄重典雅,外滩源壹号的精致奢华,每一处都诉说着上海独特的魅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感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启迪着我们对教育的思考。教育的意义,在于传承与创新,正如这些建筑,在保留历史底蕴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此次行走,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信念。

梁儒铭:通过聆听“建筑可阅读”路线的介绍音频,结合线下阅读行走,我不仅加深了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解,也找到了将这些知识与数学课堂相结合的契机。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我可以引入外滩建筑群中的经典建筑,让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同时,感受建筑的艺术魅力。同时,听单中的拓展内容也可以为我日常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丰富素材,帮助我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索城市文化,感悟历史底蕴。

刘静:通过参与外滩“第二立面”的线下行走阅读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上海城市更新的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厚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同探访了外滩•老市府、外滩•中央和外滩源壹号,聆听建筑背后的故事,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与文化脉络。同时,线上平台的有声导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教师阅读感悟:

胡嶷飏:《千里江山图》如同一幅历史与信念的长卷,在作者笔下徐徐展开。书中地下党员的坚守与牺牲,让我深受触动。身为中学教师,在这和平的时代,我们亦需传承先辈的精神,于课堂之上,将信念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引导他们认识到,无论是往昔的革命岁月,还是当下的逐梦征程,都需要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让学生在知识的汲取中,汲取精神力量,如《千里江山图》中的英雄们那般,为自己心中的“江山”拼搏奋进,书写属于他们的壮美篇章。

谢心怡:漫步在外滩“第二立面”,从外滩老市府到外滩中央,再到外滩源壹号,每一步都仿佛踏进了上海历史的画卷,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与敬畏。结合《上海外滩建筑地图》这本书的细腻描绘,那些巍峨矗立的建筑不再只是冰冷的砖石堆砌,而是拥有了灵魂与故事。我仿佛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们激发了我对这座城市无限的爱与自豪,作为一名教师,希望将这份历史的厚重与美好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陈佳韵:阅读《向心城市》后,我发现其活力、和谐的理念可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在英语日常教学中,可借鉴“活力”理念,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英语角等,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氛围,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融入“和谐”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平等尊重对待学生,关注情感变化和心理健康,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培养团队精神,让英语课堂成为充满和谐与友爱的大家庭。

 

 

王祉懿:《苏州河地名故事》书中的每一个地名都如同一扇窗,背后蕴藏着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叙事。翻阅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我仿佛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与过往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交流,漫步于那些或喧嚣一时或宁静悠远的街区之中,深刻体会到它们的岁月更迭与世事沧桑。本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珍贵的老照片与详尽的地图资料,为我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心灵并重的苏州河畔风光盛宴,使我对这一区域的景象有了更为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对这个城市有了更深切的爱。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