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喜报
卢湾中学“DREAMER科学院”走出了四位“全国小院士”
2024年7月2日,上海少年科学院公布了第16届全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上海名单,卢湾中学“DREAMER科学院”的四位成员——王浩鑫、张唯恒、郑梓盈、须诗凡,经过激烈的角逐和严格的评审,成功入围“第16届全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四位同学个人课题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充分肯定,也是卢湾中学长期以来致力于科学教育的有力证明。学校实施科学之光点亮行动,依托六七年级科创必修课、八年级课题指导课深入推进学生全员课题研究,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个人课题;依托创新课题社团、暑期课题学习营、学校“DREAMER科学院”等平台,为课题研究有特需的学生定制一对一课题指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聚焦人工智能、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展系列研究,提出富有创意价值的研究建议。
一起来看看四位参加“全国小院士”课题展示的研究项目吧!
王浩鑫、张唯恒
课题名称:自动背诵辅助程序
项目简介:两位卢湾学子自主研发了一款基于“C++语言”的自动背诵辅助程序,旨在提升初中生在古诗文学习方面的效率,特别是在中考语文文言文默写部分的掌握。该软件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减少了学生对家长和教师辅导的依赖。主要功能包括古诗文全文背诵和基于前后句的默写练习。相较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该软件在用户交互设计上更为便捷,界面设计更为简洁明了,且在实用性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王浩鑫获奖感言:通过研发这个程序,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同学爱上古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人工智能方面加强学习,探索“c++”领域,不断创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懈努力,永不止步!
张唯恒获奖感言:回望整个研发过程,有困难、挫折,但也有通力合作攻克难关后带来的喜悦。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科学道路上不仅要有创意和灵感,还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不懈的实践,更重要的是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努力,才能将想法付诸现实。这次荣誉并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的新起点,愿未来我们能时刻以卢湾“DREAMER科学院”的精神为感召,成为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道路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
郑梓盈
课题名称:会“喝药”的泳池——一款基于arduino的池水酸碱调节装置
项目简介:针对泳池水质问题,研发一款智能调节装置,实现泳池水质的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该装置操作简便,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针对性地解决了泳池水质pH值超标的问题,为游泳者提供了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游泳环境。
郑梓盈获奖感言: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在解决泳池水质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还深刻领悟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明白了集思广益、携手共进的价值。我深知环保事业任重而道远,我愿意肩负起这份责任,与更多人一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须诗凡
课题名称:基于仿生学原理制作的一款柔性机器人
项目简介:在一些非结构化的空间,柔性机器人可以大展身手。本课题受到软体动物启发,以鱼线作为线缆材料,高精度的微型舵机作为驱动元件,设置轻质且结构稳定的牵引机械臂,结合驱动控制系统和编程语言,实现对线缆牵引的精准控制,对非结构化空间进行自由勘探、拍照等数据反馈。
须诗凡获奖感言:卢湾丰富多彩的科创课程滋养着我,老师们用心地指导鼓励着我,让我努力奔跑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科创不是那么高不可及,而是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也许就是细心地观察,或是小小的改变,再深入挖掘,就能是一个好的课题。在这一年的实践中,科创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个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研究能力,还增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四位卢湾学子立足小课题研究,大开“脑洞”,凭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踏上科学研究的旅程,最终入围全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卢湾中学将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作,依托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创建,优化课程、创设平台、挖掘资源,激发更多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卢湾学子,在新时代做好科学教育的“诠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