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德育的坚守与创新
——2022学年卢湾中学德育研讨会暨师德师风建设大会
教育“双减”新时代,是基础教育改革走到深水区后整个育人体系的重新建构,更是撬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一个有力杠杆,在教育“双减”的大背景下,赋予了德育工作新的命题。让教育回归本源,教育者要有自己的坚守,面对新的形势,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德育理念和方式。本着面对问题、聚焦难题、落地解决的研讨宗旨,2022年9月2日,卢湾中学一年一度的德育研讨会暨师德师风建设大会如期而至,卢湾教育者在以“增”促“减”,以“减”促“升”的理念引领下,聚焦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重点,通过成果展示,共研共讨共悟,同学同行同思。
“双减”下的“加法”题
探索德育新方向专家引领助发展
“全员导师制”作为上海落实“双减”政策的举措,学校从导师制工作试点开始至今,结合学校的育人理念,“给每一个孩子恒定的爱”,不断落实与推行“全员导师制”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有效推进全员导师制的落实,更好地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提升教师育人理念和育德能力,学校邀请上海市普教所学生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市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副秘书长王枫,在德育研讨会上为全体教师做了一场主题为《推行“全员导师制”,共筑“成长守护网”》的专题讲座。
王枫老师先从当前“双减”政策、“五项管理”的现实背景讲起,来认识导师制的政策指向,明确“导师制”的实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接着,他从落实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基本问题”与“重点任务”出发,强调了导师的两项关键职责是成为良师益友和做好家校沟通,同时为老师们具体的开展提供了实用的指导策略与方法,即三项“规定动作”:“一次学生家访”、“一次谈心谈话”、“一次书面反馈”。随后,他就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难点突破”与“工作展望”,详细阐述了全员导师制的政策、具体做法、面临的问题,向老师们介绍了“导师制”实施的重点任务。
通过王枫老师细致又生动的讲解,老师们了解了导师不同于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让每位教师更加明确教育工作者“教学”和“育人”的双重身份,是学生真诚可行的伙伴。每一位导师都应做到“以心为先,以术为辅”,“增”一重身份,“减”一分压力,让全员导师制的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双减”下的“多选”题
聚焦“家”与“班”唱好“育人”与“立己”的协奏曲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领者,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总结和推广班级管理经验,切实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在此次德育研讨会上,吴浩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汇报展示活动。工作室主持人吴浩老师,带领工作室充满智慧的成员,既有在班主任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斩获各类市区级班会课比赛奖项的“小有成就”的教师,也有初入班主任队伍,教育思想、理念都非常新颖的“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聚焦家校沟通、班级建设两大主题,共享管理之智,共论育人之法。
聚焦新时代的“班级建设”:盛燕婷老师的《锁定“温馨教室”里的“迷你育人空间”》,通过温馨教室的创建,让每一个柜子、每一块板子都会说话,让我们不禁惊叹教育原来可以精致到如此细致的地步,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施圣杰老师《做一个简单高效的班主任》则让我们看到了管理班级的尺度拿捏;陈㵟雯老师《文化浸润与制度根植——尊重并激发班集体中的每一个自由意志》,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年轻班主任如何会思考、会策划、会反思。三位老师从“环境育人”“人文关怀”“班级活动”铺展开来,在层出不穷的故事和对故事的独特解决中衍生出了独特的班级文化和班级制度。
聚焦新时代的“家校沟通”:工作室老师们通过情景还原老问题,思维碰撞新方法的形式,为我们送上了“金点子”2.0的新版本。从家校沟通的方式迭代,提出从“汇报”到“指导”的转变,依托学校家庭教育品牌项目—“幸福缘”家长学校,定期推送“家庭教育指导”;从家校沟通内容更新,提出“会聊天”,具体分解为“先会听、再会夸、后会导”,真正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助力。
光影无声绣流年,交流分享谱华章。班主任工作室从2017年成立至今已有五年,先后集结了将近30位中青年教师,工作室为每位成员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每个人的教育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工作室成员代表进行了班主任经验分享,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典型案例,诠释了自己带班的理念和风格,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深深的启发和思考。
“双减”下的守正创新
明晰新时代教师之责共探新时代育人之道
最后,罗志红副校长做了题为《“双减”下如何做教师》的专场报告,罗校长从“后喻时代”“双减”背景下的教师之道、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后喻时代带来家校沟通的挑战以及学校在全员导师制项目中育人典型做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让教师明确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教师是落实“双减”的重要执行者,要主动扮演“师德践行者、育人创新者、通力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进行角色转换,不断提升新时代教师师德素养,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才能真正将“双减”精神落到实处。罗校长将“双减”政策下一年来学校全员导师制项目中我校老师的典型好做法也进行了逐一展示分享,再次强调新时代下,德育工作要走心,要共情。
新学年伊始,恰砥砺奋进时……这次德育专场研讨会,让大家对“双减”政策下的自身师德发展重点,德育育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更清晰的认知,为今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聚焦德育品质提升、追求教育本真向善,努力探寻“双减”背景下德育课程新基因,师德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