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正文
“云端”导师的“花式”关怀
——卢湾中学全员导师制线上“云”陪伴
面对因疫情突然来袭,在既要落实好线上教学,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推进,又要确保学生的身心适应和做好“心理防疫”的难题面前,卢湾中学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下发《关于线上教学期间做好中小学生关心指导的工作提示》,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线上教育教学的特点,依托“云端”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非常”时期的“如常”关爱,导师线上有约“云”陪伴,给予全体学生特有的卢中温暖。
隔屏不隔爱关心网络见
此次疫情突然而至,线下到线上的突发变化,让很多学生与家长都措手不及,加上疫情对居家学习时间的无限延长,将造成学生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出现。学校依托以年级组为基础的导师团队,由年级组长牵头,建立“年级一线式+全校多面化”的云端导师团,以班级为重心,班主任整合导师资源,明确各自角色定位,从而达到沟通合作、相互支持、协同育人的目标。制定《卢湾中学线上教学期间导师工作职责要求》,明确每位导师每日和一位学生进行交流,从线上学习适应、居家生活、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沟通了解,并做好当日记录学生“晴雨表”;明确每周班主任召集班级学生开展一次线上互动交流,增强生生交流互动机会。“每日个体交流+每周班级互动”常态化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密切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建立温暖而有趣的在线非正式双向沟通,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守护,让孩子居家不孤单,隔离不隔爱,关心网络见,也践行着卢湾导师“一度温暖,百分百爱心”的承诺。
“云端”实验室——快乐实践常陪伴
陈昌杰老师是学校的一名科学老师,利用自己的学科专长和当下的热点科学话题,将学科内容巧妙地移植到课后陪伴的10分钟,让10分钟的课后时间成为他的学生们科学实践快乐园地,也成为他云端相约的一种特色项目。从天宫实验课堂的小实验入手,让学生们大胆猜测“天地实验”的不同,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小实验的积极性。并且运用这次居家期间缺菜少葱的身边生活问题,陈老师将“种葱”项目也带进了“云端”,成为自己与学生沟通的载体。
心灵休憩屋——温情交流常陪伴
作为九年级的导师,周燕老师名下的五个孩子很特殊,他们的父母都是此次疫情期间,担任医护或志愿服务的人员,考虑到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对孩子的照顾和居家学习的管理势必会带来困难,因此周燕老师便化身成为学生们的线上“妈妈”,她把自己的腾讯会议室作为几个孩子的“心灵休憩屋”,在这个云上空间,周老师每天如约在线发出一个互动话题,比如:古诗飞花令、歌曲串烧等,或者就是每天分享一句话生活感悟,她与学生们互动交流感受,用这种方式成为了孩子们的“心灵伙伴”,守护“大白家”的娃,成为家长们的“合作盟友,让家长们能安心在抗疫第一线。
勇气加油站——贴心守护常陪伴
因疫情原因,学生中也陆续出现了感染者和密接者,他们面临与家长被迫分开,不免产生焦虑、恐慌,导师们都纷纷开始行动,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疫情所带来的不是人生的“暂停键”,而是成长路上“转化键”。前不久,学校八年级“十四岁集体云端生日”活动中,导师俞馨园老师和周芸颉老师各自结对的一名学生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都处在隔离期,十四岁生日于她们而言也就成了一个更加特别的纪念日。为了让她们的十四岁生日过得不孤单、更有意义,俞老师准备将相册里保存着的与此学生有关的视频和照片制作成记录她这两年成长点滴的vlog,送给她作为十四岁生日的礼物。翻开相册,一张张照片里都是她乐观的笑容,希望她看到vlog后能够继续以这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日后可能的挑战。周芸颉老师则发挥专业特长,用画笔为这名学生绘制了一份生日祝福。导师们在特殊的时间,将特别的爱给每一位特别的“你”,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成为了走近孩子心田的一个瞬间。
此次疫情对今年即将面临中考的九年级学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线上的紧张和接踵而至的临考压力,似乎都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障碍,导师们带着自己的学生一齐面对这次考验,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九年级的支点同学说到:在线上学习期间,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她就会把她的导师华晓燕老师当初写在成团合照后面的那段话拿出来看一看,为自己打气加油。华老师在线上期间也会定期召集她指导的学生,陪他们聊聊最近开心或不开心的学习或生活琐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会后,华老师还是会为每一个孩子送上一句话,也许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也在一点一滴地增加。
当下,每一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一员,在这场战“疫”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践行者。我们的“全员导师”在行动,全“心”全“意”的陪伴与辅导,充分运用自身的专长和爱好,开展“线上一对一交流指导+团体项目式活动交流”方式,通过网络相约这种全“新”的方式,温暖着每一个孩子,云端助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