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香囊 品传统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30日 来源:

74号与76号,七6中队飞鹰小队的金昭佑,刘起帆,朱益清,朱菁敏,陆宇德,黄文贤在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进行了两次制作香囊的课程。

香囊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为了让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更好的了解非遗,大家决定去体验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香囊。大家传统认为香囊都是用布做的一个袋子,再在里面放些有香气的草药,一开始大家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次的体验却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同学们满怀期待,却只见老师首先发给他们一人一张五厘米宽左右的硬纸片,接着老师教我们将这个纸片来回的翻折,再展开,然后沿着这些折痕将他“滚”成一个立体的形状,“香囊”已经初见形状。

其次,老师发给大家九根颜色由深到浅的线,手把手地教同学们如何将这些线平行的绕过一个又一个的角缠绕在香囊上,几根渐变的线绕完后显得十分漂亮精致。

最后,就是将穗头穿在香囊上。这样,一个小香囊就完成了!同学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虽然它并没有散发香味,但同学们的心里却像是问到了阵阵芬芳般愉悦。陆宇德同学也感叹道“这次的小队活动真有意义,又让我学到了一个本领呢!”

这次的小队活动大家收获颇丰,拓展了小队成员的见识,了解到了“香囊”也可以不“香”,更是让大家多学到了一个本领,也让同学们亲身体会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相信,通过这次活动,非遗会更好的传承,我们也会更热爱它!

 

与老师的合照.jpg

 

老师教导.jpg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