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正文
项目驱动 创造无限
——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专题工作坊第一批第四场(上海市卢湾中学专场)纪实
2020年12月22日下午,由上海市卢湾中学主办的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专题工作坊第一批第四场成功举行。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邢至晖、教育局小教科科长金羿、黄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居晓波、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王军,以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博士,携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和实验学校的教师们,济济一堂观摩交流,共研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工作坊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办公室主任杨金芳主持,同时参会的还有黄浦区各中小学项目化学习工作负责人。
作为主办方,张怡校长做了题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让今天的学习为未来积蓄能量》主题报告,分别从对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认知、跨学科项目的孵化研发、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关键实施要素和支撑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教研生态等四个方面,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卢湾中学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探索以来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有效做法。
《守护上海》跨学科项目由卢湾中学的地理教师盛燕婷和数学教师李佼共同指导,本次中期成果交流无疑是工作坊的最大亮点。指导教师盛燕婷从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迭代、项目有序开展的科学步骤、项目评价制定的要素功能三个层面,向与会教师介绍了项目前期的实施背景和实施推进。由20名七年级学生组成的项目小组,则通过wps线性回归、excel趋势预测、powder toy、二次和三次函数的预测等方式,将搜集到的各类数据采用数学统计中线性回归的方式进行拟合,预测上海城市未来地表趋势变化,并通过手绘海报模型、3D打印模型、手工制作模型等形式,展示了他们针对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问题,设计实施的回灌地下水、建设防波堤、建造可升降堤坝和未来水城建设的奇思妙想。学生们的设计聚焦学科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通过数学建模形成他们对于真实事件的解决策略,指向在真实情景中创造力的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王军在认真观摩了学生的展示后,用“震撼”“激动”“放心”三个词语,高度赞赏了七年级学生对地理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跨界渗透学习,并针对每一组的展示逐一提出了例如“要更充分考虑上海城市发展现状,要深刻理解海平面上升的驱动原因,注重实地考查,加强数据的搜索和甄别能力”等下阶段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建议,为项目出项指明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和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共同参与的现场工作坊研讨环节,则以《守护上海》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针对“怎样设计出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有效推进项目实施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在项目化学习中成果的呈现方式”以及“评价的方式和关注评价的纬度”这四个主问题,分别就驱动性问题设计、项目实施推进、成果呈现方式和评价指标设计四个维度进行现场头脑风暴,分享集体智慧。
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博士中肯地点评了本次工作坊的活动,她指出:卢湾中学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探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的思考方向要更聚焦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目标和评价的定位和匹配”“学科素养和跨学科通用素养双线并进式探究”“初中项目化学习的真实学科实践和多维变量思考”等关键问题。
作为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卢湾中学基于长达7年的无边界课程探索,逐步向项目化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转变,将育人目标指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指向创造性问题的解决。中期成果交流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检验,更是对后续工作的洞察和反思,卢湾中学的课程改革实践正在探索的新航道上平流缓进,遇水叠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