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跳跳虫”,“跳出”创造无界限
——卢湾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跨界学习共同体研修纪实
“有创新型的教师团队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卢湾中学致力于打造一支有创新见识、创新思维的教师团队,培育有创新力的学生,建设有创造力的课程。2020年11月9日,学校跨界学习共同体的老师集中在未来教室,开启“乐高”创造的大门,开展跨界学习。
本次跨界学习是学校教师跨界学习素养课程模块二“跨界思维训练”课程活动,关注教师创新思维的拓展与开发。在思维训练活动中,学校精心设计,依托“乐高STEM”教育模式,以“Playful learning”趣味学习的方式,引导教师动手动脑相结合,引发教师思维层层递进,逐步发散与优化。
驱动任务引发思维迸发
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直径是地球的9.5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从地球到土星的距离达30亿千米。自从1610年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土星的神奇光环以来,人类对土星探索的梦想从未因如此遥远而减弱。根据计划,到2021年底,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并研发的“创新者”号土星探测器,将搭载拥有神奇“外壳”和智能机身的“跳跳虫”取样机,登陆土星,开始它为期三年的土星地表探测取样任务。“跳跳虫”的外观如何满足土星的地表环境?“跳跳虫”的双腿如何智能并快速运转,以获取更多的地表样本?
场景再现激活思维创新
现场研修中,“创意跳跳虫智慧搭建”命题任务揭开了本次跨界思维训练课程。跨界学习共同体教师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尝试自行搭建具备独特的外表和更快更远爬行能力的“跳跳虫”。“跳跳虫”的独特外表需要教师利用乐高的模块发挥想象力进行构建,“跳跳虫”的行动则需要借助于iPad的相关程序调试速度、距离等。在这个跨学科的项目任务中,老师们边学习探索,边互动交流,不同学科的教师优势互补,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多次的失败,在探究中老师们发现“跳跳虫”要想跑的更快,对它的前后“脚”的摩擦力有不同的要求,“脚”的形状、长短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前“脚”的摩擦力较大,后“脚”的摩擦力较小时,“跳跳虫”的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强。创造设计的思维不断优化,老师们逐步迭代,给出更优的解决之法,完成了属于自己小组独特的“跳跳虫”。
跨界研修生发思维凝练
本次跨界思维训练,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让教师在建构中学习和发展思维,掌握思考的方法和培养思考的习惯,开阔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学会横向思维和创意思维,融会贯通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影响了共同体的教师,也使得老师们感受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自己不断地创新才能培育有创新力的学生,研发出更多有创造力、生命力的课程。
卢湾中学的教师跨界学习已经开展多年,现已经立项全国教育部课题。跨界学习共同体也由最初的几个学科、小部分教师发展到所有学科、大部分教师参与,并将跨学科教学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基础学科中。学校通过跨界学习素养课程,为教师搭建跨界学习平台,帮助教师在专业学科领域深入探究,不断创新,实现跨学科思考,为学生提供更新颖、更全面的教学,培育有创新力的面向未来的卢湾学生,筑就学校求实创新的未来教育之路。